棋牌娱乐平台排名-南阳邓州市南北朝彩色画像砖墓发掘纪实

新闻动态 /

你的位置:棋牌娱乐平台排名 > 新闻动态 > 南阳邓州市南北朝彩色画像砖墓发掘纪实
南阳邓州市南北朝彩色画像砖墓发掘纪实
发布日期:2025-04-15 18:56    点击次数:61

邓州市南北朝彩色画像砖墓发掘纪实

1958年我在河南省邓县(1988年改为邓州市)文化馆负责文物工作,参加过南北朝彩色画像砖墓的清理发掘工作。现将当时清理发掘的情况回忆如下。

该墓位于今邓州市张村镇许庄村西南约100米处。过去这里是一片杂草丛生的荒地,当地群众称之为“荒坟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才开垦为农田。1957年12月,在兴修水利的高潮中,原许庄生产队农民在此找砖圈井时,于距地表深约1米处发现了一座画像砖墓。当地群众闻讯即蜂拥而至,乱掘乱挖。我得知此事后,迅速带人前往进行了制止封存,并立即上报原南阳专署和河南省文化局。1958年月下旬,河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及南阳专署文化局派人对画像砖墓进行了清理。当时参加清理发掘工作的有王儒林、陈大章、崔克从、马志祥、王兆文等人。

清理工作分前后两次进行。第一次清理是1958年1月25日至1月30日,历时6天。在清理前,墓室的券顶已全部被揭去,两壁的画像砖也部分被揭掉,墓底及棺床全部被毁,只有甬道券顶和封门砖还保持原状。墓内随葬品也被当地群众取出损坏,后只收集到55件陶俑和1件骨簪,另在墓室两壁的墙角清理出9枚五铢钱。这次清理主要做了照相、捶拓、测绘等几项工作。3月4日至3月21日,我们又专门进行了临摹工作。

展开剩余81%

“南山四皓”画像砖

该墓全部用特制的浮雕画像砖筑成。所有的画像砖都对缝紧密,用石灰筑砌,四壁如新。砖的质量很好,表面光滑坚硬;形制、大小各有不同,有长方形、方形、楔形及子母砖等10余种。推测此墓在营造前一定有周密的设计,各种砖形、图案和布局结构都是根据原设计方案预先制作和排列筑成的。全墓用的都是花纹砖和带彩绘的画像砖,可以想象该墓当初砌成时一定是富丽堂皇,光彩夺目。这样的墓葬,当时在我国还是第一次发现。

墓顶距地表深约1米,建筑结构分墓室、甬道两部分。整个墓南北长9.8米,东西宽3.09米,高约3.2米。墓壁用花纹砖竖相错砌成,左、右两边各有12个方柱,柱与柱中间的距离仅容一横砖。墓室内左、右两壁各有8个柱,每柱为5组:由下向上横砌三块砖,竖砌两块砖,中间镶一块画像砖,是为一组;下边两组组成一人像,向上三组到券顶。甬道左、右两壁各有4个柱,每柱为3组:下边两组也组成一人像,向上一组到券顶。后壁砌法比较特殊,有2个柱,每柱3组,再向上砌有很多洞。甬道券顶的砌法:对缝紧密,横三竖一,用楔形砖并列砌成三道券,大小尺寸相同。另外,在破碎砖中还发现有子母砖,用在什么地方尚不清楚。

封门是用砌墓室剩下的画像砖砌成的。砌法是横一排、竖一排,在券门内外砌两层,未用石灰。我们从封门砖中拣出不带彩绘、内容不同的画像砖10余种。

墓室地面用莲花小砖平铺,因为已被农民揭开,砌法不明。揭开这层花纹砖后下面是石灰铺墁,坚硬如石。甬道地面抹有一层石灰,砖的砌法也不明。

总之,此墓建筑工程庞大,从东、西墙壁剖面看是两层砖,从后壁看是四层砖砌成。因为砖的质量很好,到今天还非常坚固。据当地农民说,他们揭开券顶时曾费很大力气。据一位建筑工人估计,建成此墓需用八九万块砖。此墓表现出当时人们已具有较高的建筑、雕刻、绘画艺术水平。

该墓结构复杂,形制庞大,特别是墓内的浮雕画像砖和完整的券门壁画,都是十分珍贵的。

壁画是在第二次摹绘画像砖时,揭开封门砖后才发现的。它画在券门上厚约0.5厘米的平滑光亮的石灰上,用白、朱红、黄、绿、紫、浅红、黑7种颜色绘成,在券壁上还对称地砌上了四块花纹砖。当壁画绘成后,从地平面紧贴墙壁砌起一排砖,砖离画面约有0.5厘米,中间灌以粗砂土,为的是保护画面,所以封门砖揭开以后画面的色泽鲜艳如新。

壁画全高3米,宽2.7米,每边门宽60厘米。中间画一兽头,两只黑眼,一排白牙,形象显得凶猛有力;口衔一武器,器柄上绕有一条紫色的飘带,两面对称。

在兽头两旁券门的中部,左右各画一飞仙。右边的飞仙着朱红裙,蓝绿色飘带,发髻乌黑,双手拿着博山炉,炉中烟气缭绕;左边飞仙的姿态与右边基本一样,只是一手散花,另一只手已经剥落,面目比右边的更美丽。飞仙的四周飘荡着几团云气,更显得飞仙凌云直上,飘飘飞舞。

在门两旁各画一守门人,手持宝剑,头戴纶巾,朱红的上衣,长长的胡须,赤红的脸,双目有神。

这幅壁画的绘制过程是:在石灰墙壁上,用针类物件轻轻画出部位,用浅朱红色细线勾出轮廓,再着色彩,最后用浓墨勾线。整幅画构图紧凑、完整,线条用笔刚劲有力,人物轮廓清晰准确,设色异常鲜明,十分难得。

画像砖可分60多种。其中:彩色画像砖的尺寸完全一样,均长38厘米,宽19厘米,厚6厘米。砖上画像有34种不同的内容,其中15种带彩绘的是从墓室两壁和后壁上揭下来的。每一砖是一幅完整的故事画,构图紧凑,线条流畅。彩色是在画像砖上用7种颜色重点填涂出来的。例如:“万岁千秋”画像砖,仅将人首鸟身、兽首鸟身用红、绿、紫等色彩绘,花边和底子并没有涂彩。又如:每个柱子下面的人物画像砖只将人物绘彩、点眼;其他砖上的人物都是加点眼睛,在衣服上加画花纹。

"万岁千秋"画像砖

绘画的内容丰富多彩。描写生活的有出行、牛车、运粮等;故事性的有郭巨埋儿、老莱子戏彩娱亲、商山四皓、王子桥等。郭巨埋儿画像砖位于墓室东壁第七柱,砖右端有一妇人怀抱一小儿,当系郭巨之妻及儿子,左端有一人正在用锹挖地,掘得金子一罐,面前书“郭巨”二字,均未着色。老莱子戏彩娱亲画像砖位于墓室西壁的第七柱,砖右端浮雕一亭子,前边坐一老翁,穿浅黄色衣,后边坐一老妇,穿深紫色衣,腰束粉绿色带,当系老莱子双亲,砖左端有一人,残缺不清,旁有“老莱子”字样。王子桥画像砖是从墓封门砖中揭出,未着色彩,砖右端有一道士,面前有“浮丘公”三字,左端有一吹笙仙人,面前书“王子桥”,二者之间饰一仙鹤。另外还有飞仙、凤凰、朱雀、玄武、青龙、白虎、麒麟、战马、武士、双狮,以及一些音乐舞蹈的画像。此墓还出土20余种浮雕花纹砖。

牵牛图画像砖

青龙画像砖

双龙画像砖

进贡图画像砖

该座画像砖墓虽遭严重破坏,但从获得的这些丰富多彩的文物看,确属重要发现。根据墓葬形制及出土文物判断,墓葬的时代属南北朝时期。画像砖在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展出至今,河南省博物馆、南阳市博物馆也有收藏。文物出版社于1958年出版有《邓县彩色画像砖墓》一书,发行国内外。1966 年日本也出版了此书。

本文作者:口述者孙兴华,河南省社旗县人,1925年生。曾任邓县文化馆、博物馆干部。整理者:张祖耀,1943年生,邓州市博物馆馆长;周光林,1957年生,邓州市博物馆副馆长。

供图:李远

文章来源:《河南考古亲历记——中华文明探源实证》

来源/南阳考古

#把优秀的南阳文化,传递给更多的人#

发布于:河南省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资讯